太極拳的練習,講究內(nèi)外雙修,對外我們要練習它的套路、招式,對內(nèi)我們也要掌握好內(nèi)氣的運用,對于內(nèi)氣的運用,我們需要掌握好調(diào)息的方法和技巧。關于如何調(diào)息,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做簡單的介紹。
調(diào)息,在太極拳的練習中至關重要,關系到我們動作是否可以自然順暢。
在《內(nèi)功四經(jīng)》中對調(diào)息是這樣論述的:“氣調(diào)而勻,勁松而緊,緩緩行之,久久功成,先吸后呼,一出一入,先提后下,一升一伏,內(nèi)收丹田,氣之歸宿,吸入呼出,勿使有聲。下收谷道,上提玉樓,或坐或立,吸氣于喉,以意送下,漸至底收。升有升路,肋骨齊舉,降有降所,氣吞俞口。”
恩師對這段經(jīng)典論述是這樣解釋的:前四句者:用功之時,調(diào)息氣如抽絲,鼻吸鼻呼。勁者,必先松用緊。唯其松之極,故能緊之至也。故以松用緊,非以緊使松也。
當中,巧妙闡述了松與緊的關系,對于兩者辯證關系的把握在太極拳的學習中很重要。
次八句者:此調(diào)氣之法也(逆呼吸法)提想真氣上升至頂也。下者,升氣后真氣落下也;優(yōu)者真氣深藏于內(nèi),意想真氣漸收漸小,墜于丹田。
再六句者:谷道者,后陰也。自喉而入方能得氣之真路以入肺、入心、入肝、入腎也。氣雖入丹田,用意時必存想真氣深至底之勢方妙。
后四句者:此言真氣升降之路也,升時兩肋骨縫而升,開張,向上舉之,自然得竅。降時自背脊俞口而入,透前心方得氣之真路(俞口穴自脊骨上,下數(shù)第七節(jié)便是)。
通過以上幾句分析,相信大家已經(jīng)進一步了解到太極拳調(diào)息的意義所在。
關于調(diào)息的論述,確實很難說清何為達到上乘功法高境界的功法,一代宗師郝為真先生曾對修煉上乘功法這樣論述:“以力聲血,以血化精,以精化氣,以氣歸神,此中不祗有甘苦可言,直有生死之險矣。學者可于力上求,無輕向氣上覓,一入歧路,戕生堪虞。古人之不輕傳人,匪吝也。不忍以愛人之術而殺人耳。無明師真訣,不可盲從冒險。學問之邃,予尚淺陋,未能窺其深,不敢贊一詞也。”
練太極拳在調(diào)身、調(diào)心、調(diào)息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,功夫達到四至六層功夫這期間,只是腹式呼吸,自然呼吸即可。
但必須明其原理,人生下來后就有一呼一吸之呼吸法,即后天維持生命之呼吸。我們練功行氣,就要改變其后天呼吸法,逐步回歸胎息,即先天呼吸法。
可以按其練功階段和層次逐漸推進,決不可強求,要順其自然。從自然的后天呼吸,逐漸深化到腹式呼吸、丹田呼吸,后回歸到胎息先天之呼吸。
(1)腹式呼吸
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,以意導氣,以腹部肌肉群舒張和收縮的呼吸法,我們在練拳時或兩人推手時,由于活動量增大而感到氣上浮,呼吸急促,有的拳師說:“你把氣壓下去。”實際是沒有掌握好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。
(2)丹田呼吸
在腹式呼吸法的基礎上,深化到丹田呼吸,即以鼻呼吸,以意領氣,使氣沉丹田的呼吸方法。
(3)胎息呼吸
是在丹田呼吸法的基礎上又深化到先天之呼吸,即胎息的方法。胎息要以意導氣,“吸氣綿綿呼氣微微,虛極靜篤,神凝氣結,心俞定而息愈微”。這就是達到修煉內(nèi)功心法的高層功夫。
要講“調(diào)息”,必須要明白人體之脈絡,脈絡為人體內(nèi)真氣運行的軌道,人身脈絡主要有十二正經(jīng),奇經(jīng)八脈主要的是督脈和任脈。
督脈在身后為陽,統(tǒng)帥全身陽經(jīng);任脈在身前為陰,統(tǒng)帥全身陰經(jīng)。按呼吸循環(huán)來看是由百會、玄關、沖脈、任脈、帶脈、會陰穴往上返尾間關、腎關、夾脊關、督脈、玉枕關、百會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