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式太極拳是現代人喜愛拳法,常練太極拳可以提高身體素質,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柔和緩慢,對身體各項功能起著保護作用。下面隨著陳式太極拳,了解一下陳式小架太極拳的特點。
陳式小架太極拳的八大特點
學習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初學太極拳要在慢練中,摸索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及其運動規(guī)律。
1、身法
“身忌上躥胡亂擺,寧低不高行平線”。行拳走架身體不可忽上忽下,左右亂擺;意向下沉,重心放低,重心基本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(個別動作如擺腳下岔、金雞獨立、鋪地龍等除外)。
2、手法
“雙手相合勿翻動,微貫一氣指肚間;上行不過眉,下行似松開;內轉拇指界中線,外運勿探、沉肘尖;莫貪莫夾、束肋毛膚相挨”。兩手向合,四六陰陽。
手法在太極拳運動中顯得非常重要,掌型的優(yōu)美代表著整個周身的外形美觀,因此,在練習中掌型要擺放準確。
瓦隆掌,大、小指向合,意貫母、食、中指;手的運動范圍以身體中線為界,左、右手各管半邊,向上行不超過眉毛,向下行意想松開;出手勿貪,回手勿夾,留有余地,中規(guī)中矩。
3、步法
“腳踏忌八、丁,切記合足尖;內腳掌踏地偏重,大二趾領先;以腳跟轉換,步大一腿長,步小一豎腳”。基于開胯圓襠的需要,要求兩腳基本保持平行,忌八字腳、丁字腳(造成兩胯根不成窩狀,襠部失去弧形。
成“人”字襠即尖襠,不能實現圓襠);從胯向下內纏(逆纏),落在腳掌內側大、二足指上;出步勿貪,伸縮自如,大步不超過一腿長,小步不小于一豎腳。
太極拳是個穩(wěn)扎穩(wěn)扎的過程,有的人說,太極拳就是個腿腳功夫,修煉太極拳需要強而有力的腿腳功夫。
4、“寧進不退,下在上先”
重心寧進不退;轉換下在上先。
5、眼法
“神送前手頭忌晃動”。神意在前手,但目光并非死死盯住前手,頭也不能隨手晃動。
6、勁法
“襠貴開圓,莫扭莫涮”。臀部放松,向兩側外泛,使胯從兩側向前、內裹,胯根里掖,形成后開前合,實現圓襠;襠為腰腿之樞紐,在運動旋轉中。
是由趾而脛而股而會陰,由身(命門)而肩而肱而橈骨、尺骨直纏至指梢的“纏絲勁”,也叫“螺旋勁”;陰陽轉換時,胯走后、下弧;胯似托盤,切記不能扭、不能涮;兩胯走“∞”勁不斷,背絲扣型循環(huán)纏;勁需走滿,無過無不及。
7、立圓多、平圓少
劃圈走立圓是為了在松沉圓轉的條件下,實現力從腳起,自下而上的傳遞。另外,走立圓也容易保持身體的穩(wěn)定。所以小架走圓多為立圓,或有小角度的傾斜。
8、整圓多、弧線少
整圓是為了勁路的完整,減少不必要地重復蓄勁,實現化、打連貫,出擊迅速。
陳式太極基本的松圓松
內,是指習練者的腦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,也稱為意念、心理等。外,是指習練者身體的骨骼、肌肉、皮膚等。
圓,是由內至外的圓,是在松的基礎上的圓。內圓,是指習練者以意導氣、以氣催形,通過一呼一吸引導內氣,完成從涌泉穴、命門穴、百會穴、丹田、會陰穴再回到涌泉穴的大、小周天的循環(huán)過程。
外圓,是指習練者以內氣催外形,使身體的九大關節(jié)(踝、膝、髖、腰、頸、肩、肘、腕和指)旋轉,形體進行螺旋升降,分別劃出圓形或弧形來完成陳式太極拳套路。因此說,陳式太極拳的松和圓是相互聯系、互為一體、密不可分的一對孿生姊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