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運動,現(xiàn)在很多人都是自學的太極拳,因此經常會出現(xiàn)一些問題,導致長期練習太極拳卻怎么也學不好的情況發(fā)生,那么具有有哪些問題呢?這些問題如何解決?一起看下面的文章。
不園活
病歷:棱角多,拳架硬梆梆,動作呆滯不受看,沒有太極拳味道。主要原因是沒有承上啟下和抹角所致。
防治:盤架和推手時,在開完合盡處,用松沉勁將上下兩式無間隙的連接起來,同時在開完合盡處劃個小弧,這個小弧叫"抹角"。就好象打籃球接球一樣,要有緩沖地接住并返回。有了承上啟下和抹角,拳架自然松柔園活,連綿不斷。顯則象長江大河滔滔不斷,藏則象冰下流水視而不見。有了此勁,不僅拳勢優(yōu)美,而且在推手化勁中起重要作用。這也是"內家拳"與"外家拳"區(qū)別之關鍵所在。
轉換不靈,雙重所致
病歷:雙重是病,其表現(xiàn)為:盤架時邁步遲重,起落不穩(wěn),老像重生,難以自控;推手時,攻哪守哪,頂抗有余,不明化取。雖練拳多年,仍處處受制,皆因雙重所致。
防治:出現(xiàn)這支問題主要是由于沒有將虛實有效的結合,學習太極拳首先要了解陰陽之理。
正確地變換虛實,腎應能夠自然出入,腎的出入在推手中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那么,腎怎樣才能出入呢?比如說,騎自行車時,一腳松沉下蹬,下蹬之腿一邊的腎胯隨之下降為實;另一腳沾粘吸提,胯腎隨之上升為虛;如果雙腳齊蹬則滯,犯了雙重之病。那么在習拳過程中,向前邁左步時,左腎左胯升起為虛;同時,右腎右胯下降為實,左右反之。概括講,凡是虛腿的一邊腎胯升起;凡是實腿的一邊腎胯下降。無論盤架子和推手都必須做到這一點,就能實現(xiàn)拳論所說"出腎入腎是真訣"之要求。
其次,在推手中防止雙重。雙重病在推手中難避免,我看過省市以至全國性推手對抗賽,選手們大都是生頂硬搞,你拉我拽,以力大小論輸贏,根本談不上是太極推手,更無技藝可言。他們所犯的毛病通俗一點講,是攻哪守哪,哪守哪功,一句話是雙重病所致要想不犯雙重之病,必須做到攻所不守,守所不攻,就能實現(xiàn)拳論所說"左重則左虛,右重則右沓",雙重之病自然消除。
壓肩多,松肩少
病歷:沉肩墜肘,人們往往理解為肩峰往下沉,越沉越好,甚至著意往下沉肩,使肩背緊張,如負重擔,造成板胸不能運化,對推手影響極大。
防治:關鍵在于弄清肩的結構。肩是由肱骨頭、肩胛骨的關節(jié)盂和胸鎖骨構成。壓肩會使肩關節(jié)閉合,氣上浮,有憋氣的感覺。要想松肩,必須肩關節(jié)啟開,松筋并向前有攏意,肩背毫無份量,氣因方能暢通。功夫練久了,肩關節(jié)自開,肩活胸柔自然能夠運化,才能實現(xiàn)拳論所說"運化在胸"的要求。
圓多方少,柔多剛少,勁路不清,來龍去脈模糊
病歷:盤架時,經??吹綄㈤_為方走成大圓,將合為蓄走成小圓。這樣,整套拳只圓無方,不符合太極拳的陰陽之理。結果是拳架不活潑,變化小,缺氣勢,不能引人入勝,蓋由勁路不清,來路不明所致。
防治:練拳和推手都必須該方則方,該圓則圓,圓盡生方,方盡生圓。方圓相生乃是太極拳陰陽之理。要想走出方圓相生來,在一開一合中必須具備三個勁。大家都知道,圓是化勁,方是發(fā)勁,在方圓之間有個蓄勁。化勁時應松襠活腰:蓄勁時應合襠塌腰:發(fā)勁時應扣襠擰腰。松活扣必須適度,松時則散,扣過則滯。松活扣恰到好處,且三勁一氣呵成,不能分離間斷方能練出剛柔相濟的太極拳真功夫來。
丟癟較多
病歷:盤架、推手時,常常發(fā)現(xiàn)此處有,彼處無;一處有,多處無。凹凸斷續(xù)處處可見,拳勢不圓滿,因此在推手時處處受制。
防治:要學會全面用意,在意的指揮下,周身都要有一定的棚勁,棚勁不能單純理解為向前向上的頂和抗,棚勁是母勁,一切皆由母勁變化而來,棚勁用好,感覺奇妙。用意就是練意,意既能照顧全身,又能突出重點。突出重點又要照顧全面,全面是為了重點,重點是全面的突出表現(xiàn)。這就是太極拳的整體觀念。任何拳勢的變化都應意變在先,意是指揮官,又是先鋒官。無論盤架還是推手,周身始終保持動態(tài)平衡,同時又要千變萬化,這就叫"身形不變變在中,變中不變在其中"的理論。如果我們做到這一點,拳勢自然舒展大方,緊湊圓活。舒展而不散,緊湊而不癟。沒有斷續(xù),沒有缺陷,沒有凹凸,功夫久了,就能松沉貫通,內外一致,無論行拳還是推手,都會感到奇妙無窮,丟癟之病自然消除。
強求開合配呼吸
病歷:太極拳之呼吸是太極拳愛好者所關心的一大事,而一些書刊雜志又各說不一,使得練拳者無所適從。我想談太極拳之呼吸,首先要弄清三大呼吸系統(tǒng),即胎吸、毛發(fā)呼吸、及口鼻呼吸。這三大呼吸系統(tǒng),不管你意識到或沒意識到,都在完成與大自然交換氣的任務。三者缺一不可,否則就要影響健康,甚至威脅生命。口鼻呼吸入肺,只有胎吸,氣才能下達氣海,才是真正的深長呼吸。呼吸深長,一般說來,身體健康,壽命長;呼吸越淺,健康越差,壽命越短。通常所說的腹式呼吸或叫丹田呼吸都不準確。準確的說法,我認為應該叫胎吸。方法是用神闕穴進行呼吸,吸時神闕穴(臍輪)帶動肚皮往命門貼,呼時還是用神闕穴帶動肚皮回原處。這樣一收一放,周而復始,任其自然。呼吸時注意防止腹緊,防止憋氣,腹松氣騰然。